实验室一览
预览服务范围
镀层耐磨性检测标准化操作指南
一、常用检测方法及适用场景
方法 | 适用镀层 | 标准依据 | 检测原理 |
---|---|---|---|
Taber磨耗试验 | 平面镀层(如镀铬、镀镍) | ASTM D4060, ISO 9352 | 旋转磨轮施加负载,模拟往复磨损 |
往复摩擦试验 | 曲面或小尺寸镀层(如镀金触点) | ASTM G133, ISO 7141 | 线性往复运动,测量摩擦系数与磨损体积 |
落砂试验 | 硬质镀层(如陶瓷镀层) | ASTM D968, ISO 7784 | 砂粒自由落体冲击,评估抗冲蚀磨损能力 |
微动磨损试验 | 高精度镀层(如电子元件) | ASTM D4170, ISO 7141 | 微小振幅振动摩擦,模拟触点疲劳磨损 |
铅笔硬度试验 | 薄镀层(≤10μm) | ASTM D3363, ISO 15184 | 用标准硬度铅笔划擦,评估抗划伤等级 |
二、Taber磨耗试验操作流程(以镀铬层为例)
试样制备
尺寸:100×100mm,厚度均匀(推荐镀层≥20μm)。
表面抛光至Ra≤0.2μm,清洁干燥。
设备设置
磨轮:CS-10橡胶轮(软质材料)或H-18碳化钨轮(硬质材料)。
负载:250g/轮(总负载500g),转速60rpm。
计数器:设定1000转(根据需求调整)。
测试步骤
试样固定于转盘,磨轮接触表面并施加负载。
启动设备,记录初始质量(精度0.1mg)。
每500转清洁试样表面碎屑,防止二次磨损。
结果计算
质量损失:Δm = m₀ - m₁(mg/1000转)。
耐磨指数:WI = (Δm × 1000) / (转数 × 负载),数值越小耐磨性越好。
三、往复摩擦试验操作要点
参数设置
对磨球:Φ6mm GCr15钢球(硬度HRC 60-62)。
行程:5mm,频率2Hz,负载5N。
润滑条件:干摩擦或模拟油润滑(如SAE 5W-30)。
数据采集
摩擦系数:实时记录摩擦力/法向力比值。
磨损体积:3D轮廓仪测量磨痕截面面积×行程长度。
失效判定
镀层穿透:基体暴露(显微镜观测或EDS检测基体元素)。
摩擦系数突变:从稳定值上升>20%视为失效。
四、落砂试验操作规范(ASTM D968)
砂粒选择
硅砂(SiO₂≥98%),粒径50-70目(250-300μm)。
流量控制:1L砂粒通过时间60±5秒。
测试步骤
试样倾斜45°,砂斗距试样表面1m。
持续落砂直至镀层磨穿(基体可见),记录用砂量(L)。
结果表达
耐磨性 = 用砂量(L)/ 镀层厚度(μm),值越高耐磨性越优。
五、微动磨损试验(适用于电子镀层)
设备配置
振幅:50-100μm,频率10Hz,负载1-5N。
环境:可控温湿度(如25℃, 50%RH)。
检测指标
接触电阻变化:四探针法监测电阻波动(失效阈值>10%初始值)。
磨痕形貌:SEM观察磨屑成分(如镀金层磨屑含基体Ni,表明镀层穿透)。
六、耐磨性优化策略
镀层工艺改进
纳米复合镀层:添加SiC、Al₂O₃纳米颗粒(耐磨性提升50%)。
多层结构:如Ni-P/Ni-B交替镀层,抑制裂纹扩展。
后处理技术
DLC涂层(类金刚石):HV>2000,摩擦系数<0.1。
激光重熔:细化镀层晶粒,减少孔隙。
润滑设计
浸渍固体润滑剂(如MoS₂、石墨),降低摩擦系数。
七、检测报告核心内容
试样信息:镀层类型、厚度、基材材质。
测试条件:方法标准、负载、转速/频率、环境参数。
关键数据:质量损失、摩擦系数、磨损体积、失效循环次数。
结论:对比行业标准(如汽车件镀铬层Δm≤10mg/1000转)。
八、注意事项
试样代表性:同一批次至少测试3个试样,取平均值。
设备校准:每月用标准试样验证磨轮损耗(磨损量偏差≤5%)。
环境控制:温度23±2℃,湿度45-55%(ISO 291)。
正辉检测可出具CMA CNAS资质报告 欢迎前来咨询